top of page

​關於德國

簡介

德國是世界大國之一,其國內生產總值以國際匯率計居世界第四,以購買力平價計居世界第五。其諸多工業和科技部門位居世界前列,為世界第三大進口國。德國為已開發國家,生活水平居世界前列,並具備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和醫療體系,強調環境保護,並提供免費大學教育。

德語是歐盟境內使用人數最多的母語。德國文化的豐富層次和對世界的影響表現在其美術和建築、音樂、哲學以及電影等等。德國的文化遺產主要以老城為代表。另外國家公園和自然公園共計有上百處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語言

德語為德國的官方語言及主要通行語言,為24個歐盟官方語言之一,並為3個歐洲聯盟委員會的工作語言之一。德語是歐洲聯盟中第一語言使用者最多的語言,母語者數量約達1億。


德國所承認的少數語言包括丹麥語、低地德語、索布語、羅姆語及弗里西語,並受歐洲區域或少數民族語言憲章保護。最受廣泛使用的移民語言為土耳其語、庫德語、波蘭語、巴爾幹地區語言及俄語。調查顯示67%的德國公民能以1種外語溝通,而27%能運用2種或以上外語。


標準德語與英語、低地德語、荷蘭語及弗里西語較為相近,同屬西日耳曼語支,該語支與東日耳曼語支(絕滅)與北日耳曼語支同屬印歐語系的日耳曼語族,該語族也是多數德語詞彙的來源;部分詞彙來自拉丁語及希臘語,另有一小部分來自法語,近來多來自英語。德文以拉丁字母書寫。德語方言差異可追溯至日耳曼部落時期,並能從與標準德語在詞彙、音韻、語法等語言變體而分辨。

 

教育

德國教育的監管主要由各邦政府負責。非強制性的幼稚園教育向所有三至六歲的兒童開放,而此後的義務教育必須持續至少九年。基礎教育一般持續四至六年。中等教育根據不同教育級別分為下列傳統學校:

文理中學(Gymnasium),為具有天賦的兒童提供教育並為其準備大學教育;

實科中學(Realschule)為中等程度學生就讀,為期六年;

主幹學校(Hauptschule)則提供職業教育。

綜合中學(Gesamtschule)整合中等教育。


雙軌教育(Duale Ausbildung)系統之下的技術資格證明與學術學歷幾乎相當。在此機制下,參加職業教育的學生可在公司或國營的學校中學習[參 203]。這一模式受到好評,並在世界其他地方得到使用。

德國大學多為公共機構,傳統上學生可免學費學習。進入大學一般需要經過中學會考(Abitur),但根據邦、學校及學生亦有其他方式。免費教育亦對國際學生開放,這一狀況日漸普遍。根據2014年OECD報告,德國為國際學習的第三大目的國。


德國具有相當長的高等教育歷史,反映其作為現代經濟體的全球地位。一些德國大學歷史十分悠久,最古老的為海德堡大學(1386年建立),其後為萊比錫大學(1409年)、羅斯托克大學(1419年)和格賴夫斯瓦爾德大學(1456年)。1810年自由教育改革家威廉·馮·洪堡創建柏林大學,其辦學模式為諸多歐洲及西方大學借鑑。當代德國產生十一所卓越大學,包括柏林洪堡大學、布萊梅大學、科隆大學、德勒斯登工業大學、蒂賓根大學、亞琛工業大學、柏林自由大學、海德堡大學、康斯坦茨大學、慕尼黑大學及慕尼黑工業大學。

bottom of page